在成都這座浸潤著茶香的城市,品茶早已超越單純的味覺體驗,成為一種生活美學的表達。近期探訪了一家隱匿于寬窄巷子深處的私人茶室,讓我對茶文化的當代演繹有了新的感悟。
推開木質格柵門,清雅的蘭香與茶氣撲面而來。茶室以原木色為主調,墻上懸掛著水墨茶畫,角落的青瓷瓶中插著幾枝枯荷,處處透著"空山新雨后"的禪意。茶席上鋪著粗麻桌布,一套冰裂紋汝窯茶具靜靜陳列,主人用銀壺煮水時的咕嘟聲,與窗外的竹影婆娑構成奇妙的和聲。
茶藝師是位身著棉麻布衣的姑娘,她先以成都品茶工作室喝茶連戲13O媺殿扣88O7銅浩1OO2全城各區到店外賣都有溫水滌器,動作如行云流水。頭道茶選了本地蒙頂山的明前甘露,茶葉在玻璃公道杯中舒展如雀舌,湯色嫩綠明亮。輕啜一口,先是鮮爽的清甜在舌尖綻開,隨后喉頭泛起持久的回甘,仿佛將整個春天含在了嘴里。茶藝師介紹,這泡茶采自海拔千米的有機茶園,每一片茶葉都帶著晨露的清冽。
讓我驚喜的是中段品鑒的老白茶。茶餅撬開時能聞到陳化后的棗香,沸水注入紫砂壺后,茶湯呈現琥珀般的溫潤色澤。入口絲滑如綢緞,藥香與蜜韻在口腔中層層遞進,飲罷額頭沁出薄汗,積壓多日的疲憊竟悄然消散。茶藝師說這茶已存放八年,每年雨季都要進行炭火復焙,才能養出這般醇厚底蘊。
茶室的特別之處在于"茶食共生"的理念。搭配茶湯的不是傳統茶點,而是師傅現烤的桂花米糕和鹽漬青梅。米糕的軟糯中和了巖茶的銳利,青梅的酸冽又激發了紅茶的甜潤,味覺層次在交替中不斷豐富。茶過五巡,暮色已染窗欞,茶藝師點燃沉香,裊裊煙霧中,我們竟在茶香氤氳里坐了三個時辰。
離店時回望,紅燈籠在暮色中搖曳,手中的茶禮包裝印著蘇軾的"從來佳茗似佳人"。這場品茶體驗,不但是味蕾的修行,更是一場心靈的滌蕩。在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能有這樣一方天地讓人慢下來,在注水出湯間感受時光流淌,或許正是茶文化給予現代人珍貴的饋贈。
成都品茶喝茶攻略:探訪成都品茶工作室觸摸市井生活的底蘊
¥8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