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動物實驗中,為了觀察藥物對機能功能、代謝及形態引起的變化,常需將藥物注入動物體內。給藥的途徑和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可根據實驗目的、實驗動物種類和藥物劑型等情況確定。實驗動物常見的給用用藥物使用方法法法式有:口服、靜脈注射、腹腔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椎管內注射、腦室內注射、皮內注射、淋巴腔注射、鼻腔和舌下給藥等多種。灌胃法小鼠灌胃方法比較簡單,需要關注的只有兩點:一是要保持小鼠的頭部和頸部成一直線,方便灌胃針頭進入,二是動作要輕柔,從口角進入,防止損失食道。操作步驟:1.抓住小鼠,使其頭、頸和身體呈一直線。2.用1ml的注射器配灌胃針頭。灌胃針頭從小鼠的嘴角進入,壓住舌頭,抵住上顎,輕輕向內推進,進入食管后會有一個刺空感,進入食道后就可以推注藥液。3.灌胃容積一般是0.1~0.2ml/10g,比較大0.35ml/10g,每只小鼠的灌胃最大容積不超過0.8ml。常州卡文斯實驗鼠經過嚴格篩選,確保每一只都符合科研實驗的高標準要求。5XFAD小鼠構建

卡文斯隆重推出基于CRISPR/Cas9技術的小鼠基因組編輯服務!CRISPR(ClusteredRegularlyInterspacedShortPalindromicRepeats)/Cas(CRISPR-associated)是近幾年出現的一種由RNA指導Cas核酸酶對靶向基因進行特定DNA修飾的技術。它是細菌和古細菌為應對病毒和質粒不斷攻擊而演化來的獲得性免疫防御機制。此系統的工作原理是crRNA(CRISPR-derivedRNA)通過堿基配對與tracrRNA(trans-activatingRNA)結合形成tracrRNA/crRNA復合物,此復合物引導核酸酶Cas9蛋白在與crRNA配對的序列靶位點處剪切雙鏈DNA,從而實現對基因組DNA序列進行編輯;而通過人工設計這兩種RNA,可以改造形成具有引導作用的gRNA(guideRNA),足以引導Cas9對DNA的定點切割。基于CRISPR/Cas9技術,OT1小鼠公司排名卡文斯實驗鼠在神經科學領域的研究中表現優異。

小鼠的抓取固定1.小鼠的抓取(1)右手提起小鼠尾巴,將其放在鼠籠蓋或其他粗糙表面上(2)小鼠向前掙扎爬行時,再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抓住鼠耳和頸部皮膚抓取固定時需注意:過分用力,會使動物窒息或頸椎脫臼;用力過小,動物頭部能反轉來咬傷實驗者的手。因此實驗者必須反復練習,熟練掌握。2.小鼠的固定(1)徒手固定用右手抓取鼠尾提起,置于鼠籠或實驗臺向后拉,在其向前爬行時,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抓住小鼠的兩耳和頸部皮膚,將鼠體置于左手心中,把后肢拉直,以無名指按住鼠尾,小指按住后腿即可。固定板固定鼠麻醉后置小鼠固定板上,取仰臥位,用膠布纏粘四肢,再用針透過膠布扎在板上,從而將小鼠固定在小鼠固定板上。(3)固定架固定讓小鼠直接鉆入固定架里,封好固定架的封口,露出尾巴。此裝置特別適用于小鼠尾靜脈注射等。
BALB/c小鼠主要用途:廣闊地應用于瘤腫化學、生理學、免疫學、核醫學研究,以及單克隆抗體的制備等。但對致ai因子敏感。肺ai發病率雌性26%,雄性29%。對放射性照射極為敏感。廣泛應用于瘤腫化學、生理學、免疫學、核醫學和單克隆抗體等研究中。簡介:1913年,貝格(Bagg)從美國商人歐希爾(Ohio)處購得的白化小鼠原種,以群內方法繁殖。麥克·多威爾(MacDowell)在1923年開始作近交系培育,至1932年達26代,命名為BALB/c品系。安德爾文特(Andervont)等人使BALB/c廣為傳播和應用。1985年我國從美國NIH引進到中國醫學科學院實驗動物研究所,為BALB/c第180代。特點:乳腺瘤腫化自然發生率低,但用乳腺瘤腫化病毒誘發時發病率高;卵巢、腎上腺和肺的瘤腫化在該小鼠有一定的發生率。易患慢性肺炎。對放射線甚為敏感。與其他近交系相比,肝、脾與體重的比值較大。20月齡的雄鼠脾臟有淀粉樣變。有自發過血壓過高癥,老年鼠心臟有病變,雌雄鼠均有動脈硬化。對鼠傷寒沙門氏菌補體敏感,對麻疹病毒中度敏感。對利什曼原蟲屬、立克次氏體和百日咳組織胺易感因子敏感。卡文斯實驗鼠的飼養環境全程監控,確保動物健康與實驗數據準確性。

實驗鼠銷售模式主要是直銷模式,即企業直接面向終端客戶,包括高校、醫院等科研客戶以及創新藥企、CRO研發企業等工業客戶。具體銷售時,上述客戶或其所屬機構、課題組等直接下單。2021年,中國實驗鼠產品和服務市場規模約為35億元。其中,實驗鼠行業發展受到國家基礎科學研究經費投入、創新藥物開發市場景氣程度、基因工程技術迭代水平進步等多重因素影響。近年來,伴隨著國家密集出臺多項政策,實施醫藥創新驅動戰略,帶動了實驗鼠產業的發展,市場增長速度較快。卡文斯實驗鼠的微生物學檢測涵蓋細菌、病毒、寄生蟲等指標。5XFAD小鼠
常州卡文斯實驗鼠供應及時,支持全國科研單位需求。5XFAD小鼠構建
實驗鼠是目前應用較為廣闊的一種實驗動物,在探尋基因基礎功能、疾病發病機制和藥物臨床前篩選等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實驗鼠(比如SD大鼠、C57小鼠)手術造模或術后給藥觀察的過程中,經常發現實驗鼠啃咬或舔舐皮膚上的縫線、敷料、藥物或傷口,導致實驗無法進行,這是讓實驗人員非常頭疼的問題。收集了下網友遇到的問題比如:大鼠術后傷口被抓撓舔舐?縫線被咬破?小鼠皮炎或創面的敷料難固定?燙傷后傷口包扎被咬掉?小鼠舔舐背部創口或藥物?小鼠創面應用水凝膠用皮釘固定依舊被啃掉?小鼠對藥膏味道敏感一直舔食?大鼠術后啃咬傷口縫線(包括腹部、背部)?大小鼠背部皮膚給藥后一直抓撓舔舐?5XFAD小鼠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