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配電系統智能電力電纜載流量監測儀:線纜運行的負荷標尺
智算中心算力擴容時,電力電纜常因載流量估算不準出現過載發熱,傳統依賴經驗判斷易引發安全隱患。某 AI 訓練中心新增 GPU 集群后,電纜長期過載運行導致絕緣層熔化,引發短路故障,業務中斷 12 小時;某老舊智算中心因電纜載流量不足,被迫限制算力輸出,數據處理效率下降 40%。供配電系統智能電力電纜載流量監測儀通過實時監測與動態評估,精細掌握線纜承載能力,相關方案將在 2026 年上海 “2026 國際智算中心綠色供配電展覽會” 集中呈現。
該監測儀采用光纖光柵傳感技術,實時采集電纜導體溫度、表皮溫度及環境溫濕度,結合電纜材質、敷設方式等參數,通過 AI 算法動態計算當前載流量,測量精度達 ±2%。當實際負荷超安全載流量的 90% 時,立即推送預警,某云計算智算中心部署后,成功攔截 18 次過載風險,新增算力設備時通過監測數據精細規劃電纜擴容,避免盲目改造,成本降低 50%。支持多段監測,單臺儀器可覆蓋 500 米電纜,每 10 米設置 1 個監測點,某園區智算中心的 1 公里電纜故障,通過溫度分布曲線快速定位過載段,維修時間從 4 小時縮短至 30 分鐘。
數據實時上傳至配網管理平臺,生成載流量變化趨勢圖,某超算中心通過趨勢分析發現,夏季電纜載流量因環境溫度升高下降 15%,據此調整算力調度策略,保障供電安全。具備歷史數據查詢功能,可追溯任意時段載流量與溫度數據,某體制智算中心通過數據復盤,優化了電纜敷設路徑,載流量提升 20%。儀器安裝無需破壞電纜絕緣層,采用抱箍式固定,某老舊電纜改造項目中,10 公里監測儀只用 2 天完成安裝,不影響設備運行。展會將展示載流量監測儀實物、負荷評估平臺,現場模擬算力擴容場景,演示載流量動態計算與預警過程,相關企業將分享電纜負荷管理方案。